启翔控股

当前位置 :主页 > 能源与重化工
能源与重化工

未来20年中国能源产业将出现的十大事件

来源:启翔控股 时间:2017-10-30 14:55:49

美国近期挥舞的“石油大棒”再显威力,中东即将上演的三十年之未有的大变局将直接影响世界新格局。当前,我国“富煤、缺油、少气”的能源储备特征,直接导致中国在东海、南海外交战略的“英雄气短”。中国唯有“韬光养晦”Hold住时间不多的近代第四次战略机遇期,依靠新型煤化工能源技术改善自身能源供应结构,才能打破西方正在构建的“世界经济新秩序”。
      在西方社会主导的国际产业分工及中美长达三十年的“蜜月期”的环境下,2011年我国一次能源总消费量为26.13亿吨标准油,占世界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21.3%,超过美国的22.69亿吨标准油,成为世界上******的能源消费国。近10年我国石油进口增长了9.18倍,2011年我国石油表观消费约4.61亿吨,进口约2.53亿吨,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56.5%,预计2015年将高达63%。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显著特征以及国民经济仍处于重化工业时期,石油作为工业的“血液”、最重要的化工原料,从轮胎到汽油,从化肥到建材,从鲨鱼皮泳衣到宇航服,石油的影子无处不在。未来20年中国能源消耗仍将不断增长,能源供应特别是石油资源的供应与需求矛盾日益突出。从能源安全的战略角度考虑,解决能源长期自我可靠供应问题成为头等国家战略。
       世界石油面临枯竭,石油争夺战愈演愈烈
      2011年世界一次能源消费按热值计算,石油占33.1%、煤炭占30.3%、天然气占23.7%,石油目前仍然是第一大能源消费来源。2011年底世界石油探明储量约为2343亿吨,中东地区最丰富约1082亿吨,我国比较少只有约20亿吨。世界储采比约为54.2,我国储采比仅约为9.9。
       大油田总是最容易被发现和开采,但大规模新油田已很难找到,新探明的油田大部分是中小油田或开发成本极大的深海油田等。随着油田开采程度的不断深入,剩下的石油储量开采难度越来越大,产量增长越来越困难,供应成本也越来越高。但人们对石油的需求却是与日俱增,特别是像我国这样的新兴经济体。
       石油难以替代、不可再生,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石油争夺战一直没有停止,远的有一次世界大战美英对世界石油的争夺、二次世界大战德国争夺苏联石油,近的有美国入侵伊拉克、北约颠覆利比亚。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直接或间接控制了世界上半数以上的石油资源。石油已成为美国控制世界的三大法宝(石油、美元、粮食)之首。近期为打击伊朗,对其实行石油禁运的同时,并借世界经济“萧条”之由促使原油价格暴跌30%,再次在伊朗伤口上撒了把盐,但其实际在挽救欧洲,并为自己低价超量储油。同样,在正式搅动起叙利亚及伊朗后,美国会借机将原油价格抬到120美元每桶,甚至更高的价格,以此返回来打压半年后中国经济的复苏与发展。
       当前,我国每年都面临着寻找石油的巨大压力,为保障石油供应,不惜垄断全行业利润以供应充足资金、不惜国家国际形象与我国石油工人生命危险支撑国家队“走出去” 在世界“敏感”地带找油、屯油、运油。近期东海、南海危机也是因石油问题而起,也必将因石油而继续“韬光养晦”。

二、在中国非化石能源三五十年内难成主流
       2011年世界一次能源消费中,非化石能源约占12.9%,美国约13.6%,日本11.3%,我国7.4%。
非化石能源包括核能、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分布广泛,主要应用是发电,但发电具有随机性、间歇性、波动性等问题,利用效果差。我国风电目前仍存在成本高、并网难的问题。而且能源密度低,受地质条件影响只有少部分地区能开发,能源开发总量有限,未来只能作为能源补充。生物燃料的发展必然会挤占土地资源及对应的粮食作物的生产。据世界粮农组织介绍目前世界上仍有10亿人吃不饱饭,大力发展生物燃料显然不是什么好事。水力发电清洁高效,是目前最经济、最环保的能源,各国都在竭力发展,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开发,能建坝发电的都建了,开发潜力已经不大了,而且带来不少生态问题。核能是最有潜力大规模发展并成为主要能源消费来源,没有大气污染,核燃料能量密度高,一座100万千万核电厂每年只需30吨核燃料。但日本地震事件的影响在全世界再次引起核电的巨大争议,德国和北欧已经决定关闭核反应堆。我国目前的态度也变的谨慎,发展核电的主要目的是赶超和掌握核工业的先进技术与装备能力。
因此,在中国非化石能源难成主流。

三、依托资源掌控与成本优势煤化工在中国正乘势而起
        煤是世界上储量******的化石能源(约为石油的十倍),2011年探明的储量约8609.4亿吨。煤炭没有像石油竭尽全力的勘探,潜在储量巨大,仅我国潜在储量就超过万亿吨。世界煤炭储采比112,我国储采比200。
石油价格基本是西方国家主导,我国石油储备少,根本没有话语权,只能被动接受价格。而我国煤炭资源丰富,自给能力充足,价格不受国际主导。近20年石油上涨了约3.5倍,而我国煤价比对应下仅为其70%左右。在此价格成本对应与中国能源需求格局下,国际煤炭价格也一直在低位徘徊,并开始向中国大量进口。中国开辟了新的资源通道。
      在中国经济总量的需求与重化工业的发展带动下,预计2020年中国石油消耗量将超过7亿吨,国内产能仅能有限维持2亿吨,进口需求将达到5亿吨。但现在核心的问题是那时根本没有那么多的新增石油供中国消费!
煤化工是以煤为原料,经化学加工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和固体燃料以及化学品的过程。随着石油价格及供应的严峻问题,发展煤制油、煤制烯烃等煤化工替代石油化工减缓石油消耗及进口,不仅具有战略意义,而且在技术上、经济上越来越可行。
       2012年6月29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在北京正式组建成立的“煤化工专业委员会”已成为能源产业界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在中国,新型煤化工产业将在四个方面发力突破:

     (一)煤制油
       煤制油是以煤为原料,通过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加工技术,生产油品(汽油、柴油、航空煤油)和石油化工产品。直接液化是煤在氢气和催化剂作用下,通过加氢裂化转变为液体燃料的过程。间接液化是以煤为原料,先气化制成合成气,然后,通过催化剂作用将合成气转化成烃类燃料、醇类燃料和化学品的过程。目前国内投产的有神华鄂尔多斯直接液化一期工程108万吨/年,内蒙古伊泰间接液化16万吨/年,山西潞安间接液化21万吨/年等;内蒙古伊泰、山西潞安正规划540万吨/年,陕西榆林已批准建设100万吨/年间接液化。
       从伊煤的1000 吨中试情况看,如果煤炭成本在200 元之下,其间接法煤制油的成本将能控制在相对于原油30 美元/桶以下的水平。这一成本水平与南非沙索公司以及兖矿集团的间接液化成本相近。
     (二)煤制烯烃
     煤制烯烃是以煤为原料   合成甲醇后再通过甲醇制取乙烯、丙烯等烯烃。目前国内投产的有大唐多伦46万吨/年,神华包头60万吨/年,神华宁煤50万吨/年等。此外,神华、中石化、中煤能源等都在规划大型煤制烯烃项目。
从大连化物所1 万吨试验装置的经济性分析看,甲醇成本在2000-3000元时,烯烃的生产成本相当于原油40-50 美元时的成本。
     (三)煤制天然气
煤制天然气是指煤经过气化产生合成气,再经过甲烷化处理,生产代用天然气
。目前国内投产的有大唐阜新40亿立方米/年,大唐赤峰一期13.3亿立方米/年等。此外,内蒙古汇能、神华、新疆庆华、新疆新汶矿业、华能等都在规划大型煤制天然气项目。
以新疆褐煤价格170元/吨(含税)为例,生产成本约为1.059元/m3,西气东输二线霍尔果斯门站价2.2元/m3(对应原油价格80美元/桶)。在内蒙古、山东建设煤制天然气生产成本为1.591元/m3,和2.151元/m3。
     (四)整体煤气化联合发电系统(IGCC)
      将煤气化技术和高效的联合循环相结合的先进动力系统不仅提高煤利用效率,脱硫脱氮清洁彻底,还能副产化工产品,是未来大型电厂的发展方向。发电企业谁先开展IGCC,谁就能率先跳出发电环节亏损的局面。
未来这些新型煤化工技术催生的下游化工新产品,将像PVC、合成氨、炭黑等产品一样逐渐脱离了对石油的高度依赖。其中,特别是尿素的自我供给从根本上彻底解决了美国对我们的要挟,因为,中国人产的粮食能够自足了。
现在美国人控制我们的仅是“石油”了。

      四、未来20年中国能源产业将发生的十大事件
      1、20年内中国煤化工技术将领先世界,在石油资源供应越来越困难的状况下,成为世界各国煤化能源新技术的供应中心。
      2、中国将出现世界级的煤化工能源技术专家及队伍。
      3、以煤为基的成品油及新能源燃料供应总量将过亿吨,成为中国成品油油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4、以央企为代表的中石油或将合并重组神华、以地方企业为代表的延长石油或将合并重组陕煤,甚至“五大电、五小电”也会积极纳入合并重组范围。中国将涌现出新型能源巨头,世界500强的前三名将是这些重组后企业。
      5、在煤化工产业链中投资总额将过10万亿。
      6、中国氢能源系列技术将成为世界先进技术。
      7、煤气化装置将成为炼厂、发电厂的核心装置,并遍布全国。
      8、提前布局煤化工装备的厂商将成为现在的三一、东气、GE。
      9、世界油轮产业链将进一步遭受严重打击,散货船市场或将再次崛起。
     10、低阶煤成为主流煤种,提前布局与投资该煤种矿的“煤老板”将获得丰厚收益。


友情链接
国家认监委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科学技术部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 海关总署 国家生态环境部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商务部 卫生部 农业部 世界贸易组织 国际标准化组织 国际电工委员会 国际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 亚太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 太平洋认可合作组织 欧洲认可合作组织 泛美认可合作组织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 中国信息安全认证中心 中国认证认可协会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中国认证认可信息网 中国农业信息网 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网 中国工业电器网 六西格玛管理网 问问我建筑咨询网 重庆股份转让中心(股份交易所)
启翔重庆ISO14001认证
扫一扫
关注网站
启翔重庆ISO9001认证
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备案信息:渝ICP备11005295号

X